当前,我国已进入“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日前,水利部专题会商部署了“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提出汛期防汛工作要求全链条、全过程紧盯每一场次洪水和每一区域干旱防御工作,及时复盘检视,及时查漏补缺,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七上八下”指的是每年的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我国华北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
5月16日,财政部下达水利救灾资金5亿元,用于支持和引导地方利用汛前时机,抓紧对江河湖泊堤坝、水库、重要海堤及其涵闸、泵站、河道工程等影响防洪安全的水利工程设施及重点工程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全力做好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等各项汛前防汛备汛工作,及时消除安全度汛隐患,切实保障防洪安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部署,财政部于7月11日下达水利救灾资金4.68亿元,用于支持和引导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做好暴雨洪水及地震灾损应对工作,重点对江河湖泊堤坝、水库及其涵闸、泵站、河道工程等水毁灾损水利设施开展修复,切实保障防汛安全。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七下八上”关键期,全国各地降雨量明显增多,除了加强监测预警与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外,及时修复水利设施,做好灾后监测预警设施也是防汛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 洪涝灾害风险
● 台风灾害风险
● 强对流天气灾害风险
● 地质灾害风险
● 城市内涝灾害风险
为进一步做好相关风险防御,加强灾后预警系统修复与健全工作,四信专注水利信息化设备的研发、生产,提供灾后监测设施修复、更换、增补,提供灾后全面解决方案,包括雨水情、水位、预警预报等相关的产品和技术。
01、农田水利设施修复重建
● 渠道量测水系统修复重建
汛情发生时本地雨水和过境雨水通过渠道及河流,巨大水量易导致量测水设施被淹、冲走等现象。渠道量测水监测系统修复包括冲毁损坏的量测水设施设备替换,缺失的量测水设施补齐补全,实现灾后水资源优化配置,对引水、输水、配水、分水点和分界点全过程的水位、流量自动实时监控。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修复包括冲毁、损坏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修复重建。土壤墒情信息主要监测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为信息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02、防灾减灾监测预警方案
通过整体水雨情监测体系扩充,扩大灾害易发区水雨情收集的信息量,提高水雨情信息的收集时效,为水利灾害的预报预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准确的基本信息。
水雨情监测系统补强包括自动雨量监测系统改造提升、水位监测系统改造提升、灾害点视频监控改造提升。
● 加强预警预报体系
防汛预警广播系统是在各种原始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来决策预警信息,或通过水雨情监测平台得出预警预报信息。将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准确地发送到现场进行广播预警。
在预警主控中心平台,针对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对预警终端设备及各预警点进行分组,及时、准确地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预警系统采用数据信息或语音的形式向预警终端发出预警。
● 加强灾情研判决策系统
平台全面展示丰富的多维数据,为水利灾害研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与可视化便捷查询界面,支持站点在GIS上的便捷查看,方便筛选查询与定位,查看各个隐患点、灾害点的涉及的责任机构、责任人、联系人、群测群防员等信息。
● 加强入户报警体系
建设成体系的入户报警系统,解决山洪灾害防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入户报警系统依据“专”和“群”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思路,将灾害预警信息准确及时传送到户、到人,能够有效减轻山洪灾害的威胁和风险。
● 助力农田水利设施修复重建,推动恢复农民生产生活秩序
● 实现灾后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
● 补强预警预报短板,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 为水利部门提供有效的科学决策依据
● 规范应急预案,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水利灾害损失